菲律宾“阳光监狱”再陷争议:华裔男子神秘失联,家属发声求助
菲律宾移民局下属的“阳光监狱”(Bureau of Immigration Bicutan Detention Center)近日再次成为舆论焦点。一名马来西亚籍华裔男子自今年2月26日被关押以来,至今杳无音讯,家属忧心如焚,公开发文求助,怀疑其已遭“暗中处理”,正陷于生死未卜的险境中苦等音讯。

据家属透露,这名男子在遭到菲律宾当局拘捕后,被羁押在首都马尼拉大都会区塔吉格市的“阳光监狱”。起初,他还能通过“狱中私人手机”与亲属取得联系,表示暂时平安。然而,自5月起手机彻底失联,消息中断,自此人间蒸发,音讯全无。更为令人担忧的是,该男子本身患有慢性病及严重抑郁症,长期关押使其身心状况面临极大风险。
表面上看,“阳光监狱”是菲律宾移民局设立的官方羁押中心,主要用于拘押签证逾期、非法就业或涉案的外国人。然而在众多海外华人眼中,这里早已被贴上“活人黑洞”的标签——进得去,出不来;不交钱,命难保,令人谈之色变。
此次失联事件并非个案,过去几年中,已有多起中国公民在“阳光监狱”中遭遇类似“离奇命运”,引发广泛关注:
- 案例一:浙江籍李某于2023年底因“身份问题”被捕,家属通过中介支付高达20万元人民币“遣返费用”,但其后便音讯全无。菲律宾移民局回应称“查无此人”,至今未见任何官方记录或解释。
- 案例二:福建人赵某曾在狱中拍摄视频求助,称自己遭受虐待并被强制签署不明文件。视频发布后短短两天,其账号遭封禁,之后再无任何消息流出。
- 案例三:广州籍黄某涉嫌网络赌博,被转押至“阳光监狱”后,家属多次向中国驻菲机构请求援助无果,外界传言其或已被“技术性移交”至第三国情报机关,从此去向成谜。
消息人士透露,在“阳光监狱”内部,“赎金式操作”已成潜规则。许多被羁押者若拒绝配合或不愿通过“私下谈判”解决遣返问题,往往遭遇长期滞押,甚至被反复转押至其他看守设施。更有甚者,会被强行“处置”或转交其他机构。而据传,该监狱与某些中介、非法执法网络存在密切勾结,专门利用家属对亲人的担忧,制造谈判压力并抬高“释放条件”。
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,坊间传闻“阳光监狱”内部设有秘密“分舱”,专门关押那些“不听话”或“无法处理”的外籍人士。这些人一旦被转入,往往就再也没有任何出境记录或官方回应,仿佛凭空消失。
多个人权组织已呼吁菲律宾政府尽快对“阳光监狱”展开独立彻查,确保所有被羁押者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权、通讯权与法律援助。然而,如今这位马来西亚籍男子的失踪,再次将“阳光监狱”的黑暗内幕推上风口浪尖。
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越来越多失联者的家属纷纷发声:“我们不是在逃避法律责任,只希望能再见亲人一面。”